首页 > 历史军事 > 老朱偷听我心声,满朝文武心态崩! > 第五十六章 懿文遵祖训,钦武大君胜

第五十六章 懿文遵祖训,钦武大君胜(2/2)

目录

“废物!”朱元璋的确是一脸喜色,没有挥舞屠刀的意思,但毫不留情地骂道:“堂堂户部尚书,这点道理都想不明白,真是废物!还有其余各部主官,全都是废物,饭桶!”

杨思义被骂懵了,也不敢吱声,只好频频叩首认罪。

“粮食运输不易,可以折算成银两!”朱元璋自己想通了这个关窍,很有些得意,指着白发苍苍的杨思义,提示道:“所有的田税丁银,都统一用银钱结算,这样就可以避免路途运输中的巨量损耗,征收方便。同时,朝廷若有修墙补路之类的事情,就可以用银钱雇人,让困扰了老百姓千百年的徭役之苦,从此成为历史!”

“陛下圣明!”杨思义连忙山呼万岁,谀词如潮,求生欲满满。

但实际上,用银两代替粮食,在运输上的确是方便许多,但恐怕也会衍生出其他的一些问题,并不那么容易解决。

不过,这时候皇帝正在兴头上,杨思义情商在线,不敢在这个时候泼冷水。

将粮食替换成银两征收,新版的“摊役入亩”修订工作,自然又要落在可怜的杨老大人身上。

次日早朝,朱元璋雨露均沾,也没放过其他各部的主官,毕竟杨思义虽然头脑僵硬不知变通,好歹也能搞出摊役入亩的整套方案,但其他的这些人,更是尸位素餐,屁用没有!

这顿骂,文武百官个个噤若寒蝉,首当其冲的六部尚书,更是脸上无光。

冤枉啊!

这摊役入亩的事情,由户部该管,是他杨思义分内之事。

而我们?

各自都有一堆事情要处理,纵然摊役入亩是国之根本,总也不能让我们越俎代庖吧?

怎么?我一个兵部尚书,去研究钱粮的事情?

我一个礼部尚书,还要关心粮食运输时,损耗几何?

辍朝之后,礼部尚书钱用壬回到家,思前想后,觉得这顿骂挨得不明不白。

不能让皇帝觉得,我们其余诸部,都没有事情做啊!

尤其是我礼部!

我可不是杨思义,杨大人年纪老迈,办事拖沓缓慢,若是我礼部该办之事,必定……

诶?

钱用壬忽然想到,之前陛下商讨藩王分封的时候,曾经命令礼部,制定相关的礼制方案,甚至包括诸位藩王的族谱拟定,都在讨论的范围内。

现在,虽然藩王分封已经被叫停,但……藩王的族谱,总是要有的啊。

这件事,我可以给办得漂漂亮亮的,让陛下看看我礼部的效率!

钱用壬同志,曾为前元南榜进士第一,自然也称得上是满腹经纶,当下就查阅古籍,引经据典,用几个不眠之夜,写就了一份洋洋洒洒的奏折,呈送到朱元璋案前。

朱元璋打眼一看,看到了其中“家谱”的字样,不由得微微一愣。

随即,朱元璋回忆起,这是去年的时候,他要搞藩王分封制,想把一切都计划得妥当,包括子孙后代的生计问题,甚至包括子孙后代的名字,都着人去仔细做好。

后来,秦枫一手棋盘摆米,让朱元璋看到了其中巨大的隐患,便主动停止了分封制,哪怕藩王怨声载道,也不去理会。

那么这份家谱……

朱元璋皱起眉头。

不过钱用壬在奏折中,措辞考究,笔锋委婉,说是虽然藩王分封不能许以厚禄,但圣上爱护子孙的拳拳之心,却天地可鉴,因此写下这份家谱,请圣上御览,云云……

说得倒也有理。

朱元璋眉头渐渐舒展,暗想着朱家的子孙后代,的确不能给太多钱粮,但日后开枝散叶,给孩子们取名字,总是没错的吧,也算是自己这个老祖宗,关爱子孙了。

翻过奏折的下一页,朱元璋眼前一亮。

懿文遵祖训,钦武大君胜。顺道宜逢吉,师良善用晟。

不错啊!

整挺好……

目录
新书推荐: 圣拳! 人在朝歌当王叔,你说这里是封神 神豪:月薪三千的我,买下全世界 不良人:我在乱世画江湖 都重生了,谁还是个恋爱脑 开局极境横扫诸天 惨死重生全皇朝跪下叫祖宗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段明曦萧沐宸惨死重生全皇朝跪下叫祖宗免费阅读全文 救命!皇后后妈一怒,全家都慌了 诡异:我!开局圣人修为!
返回顶部